「生、老、病、死」這是生命的看護過程中心醫院,生,是希望的開始。老,是放下的開始。醫院看護中心病是痛苦的開始。死,是結束;也是一種解脫。
對於「老、死」,父母親孕育我們這個生命長大,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我們陪父母親到老,甚至到生命的結束,這是我們回報養育之恩的一個過程,是一種善的循環,即是一種「天道」。如果是夫妻之間,陪另一半到老、死,是因果,是緣分,夫妻之間這輩子能否善了,或許這是關鍵時刻,對與錯的背後,或許只能說是夫妻兩人之間的因緣果報,承擔或許是一種「善了」的最好方式。
人生病了,需要人照顧,短暫的病痛如果可以復原,只要透過醫療體系的治療,配合短期的照護,就可以結束。這時如果病人短期無法康復,需要長期照護時,這是另一種挑戰的開始,病人須面對身體的「痛」,照顧的人卻是需要面對長期照護的「苦」,病人並不願意拖累周遭的人,這是他們不希望的,是充滿著無奈。面對長期照護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是一種挑戰,甚至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安然度過的,因為長期照護的背後,往往伴隨著壓力與辛苦的生活型態。
面對長期照護通常會有兩種方式:
一、將病人送到專業的照護中心,讓專業的來照顧病人。
這時最需要的當然就是每個月的照護費用,最怕的就是經濟基礎不夠,無法負擔長期的安養照護費用,如果經濟不是問題,甚至可以選擇品質較好的安養中心,來照顧病人,最後就是有空多去照護中心,看看病人或陪伴病人。
二、在家自行照顧,也就是居家照護。
在家自行照顧的過程當中,一般都會申請居家看護或外勞幫忙照顧,但有些人沒有申請外勞或看護,就要靠自己來照顧病人。如果在居家照護的過程中,病人的狀況不是很嚴重,照顧的人可能就比較輕鬆一點,如果面對重症的病人,無法自行行動,需要長期臥床,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有外勞幫忙,對照護的家庭有適度的時間休息,甚至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但如果都是自己在照顧,沒有其他看護幫忙,要付出的辛苦及挑戰,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長期照護是選擇到照護中心,還是居家照護?
或許你會問我,那面對長期照護,我應該把病人交給專業的養護中心,還是在家自行居家照護?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這需要透過一些評估,選擇對於病人最有利的方式來做,當然這評估包括病人的病情、病人的想法、照顧者的能力及環境、照顧者的意願…等等,做更專業及理性的評估,最後再做出決定,這決定也關係著病人最後生命的品質與過程。
面對長期照護,無論你採用何種方式,第一個你要面對就是照護費用的長期支出,這是經濟方面的挑戰。如果你選擇第一種方式交給安養中心來照顧病人,屏除病人送安養中心心態上的接受度,經濟方面可能就是你最大的挑戰,說真的,這也是最單純的挑戰。倘若你選擇第二種方式居家照護,除了面對經濟方面的挑戰,更面對長時間照護病人在體力與精神上的付出,這是更困難的挑戰。
關於長期照護的問題,如果是將病人送安養中心,除了長期的經濟壓力之外,其它的問題可能會相對的減少,至於居家照護的過程中,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及挑戰會顯得更多,接下來我們就屏除安養中心長期照護問題,針對居家照護的問題來作探討。
面對居家照護,除了病人痛苦之外,照顧的人也因為長時間的照護,感到身心疲憊,甚至身體、心裡也隨著長時間照護,陸續產生問題及壓力。所以面對居家照護,除了需要完整的心理建設,更需要專業技巧,包括專業的照護方法及心理建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造成病人還沒倒,照顧的人已經倒了。
在居家長期照護的經驗中,我提出幾個很重要的關鍵問題來與大家分享
一、家庭共識:
為什麼要把病人留在家裡照顧,沒有送去安養中心?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很重要,如果無法獲得家庭成員的共識,居家照護將會缺少更多得支持與力量。
居家照護的初衷,往往來自一個人或少數家庭成員的意見及看法,這個決定,或許來自感情或信仰的問題,這個決定的背後,無法獲得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持與認同,居家照護將顯得勢單力薄,最後淪為一個人或少數人的責任及壓力。一旦決定將病人留在家裡,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跟家庭成員做充分的溝通,得到家庭成員的支持,最後形成共同面對挑戰,共同承擔的責任。
在達成共識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困難,透過不斷的溝通,說服家人的支持與協助,這是永遠不能放棄的努力,居家看護,如果只是一個人或少部分人在支撐,如果沒有辦法說服家庭成員的支持,在居家照護的過程當中,會困難重重,居家照護將會失去意義,病人被照護的品質也相對不好,最後可能延生更多的家庭問題,情況嚴重時,甚至會拖累一個家庭及其成員。
共識,是力量的結合,團結力量大,一個人面對居家照護總是會累,累了如果有人可以幫忙,那這個人就可以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出發,情緒低落,負面情緒累積過多時,若有人關心、鼓勵,個人情緒可以被慢慢轉化為正能量,若沒有人可以替代,沒有人關心,照護者累了之後還是無法休息,過度勞累之後就會倒了,後續就會衍生更多的問題。所以說居家照護如果能夠得到家人的支持及協助,那就可以產生更多的力量來照顧病人,病人才可以得到好的照護品質。
二、專業照護技能:
照顧居家看護中心病人是一件很專業的事,一般人根本不懂,具備專業的照護技能,可以讓病人得到更好的照護品質,也可以讓照顧者能夠事半功倍,甚至更輕鬆,很多人就是不懂得這些照護的技能,用自己的想法及方式照顧病人,搞得自己身心疲憊,甚至沒辦法繼續對病人照顧下去,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再者,照顧病人,自己一定要做功課,這些功課包括知識性的文章及向專業人士的學習。
至於如何學習到這些專業的照護技能,也許你可以透過專業護理師的教導及學習,或是請專業的看護來照顧病人,再從旁學習,就可以慢慢累積一些照護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尤其面對長期臥床的病人,更需要這些看護的技能,因為他們沒有行動力,所以處處都需要靠照護者的體力來協助他,甚至幫他們上下床,在這些移動或上下床的動作都會考驗照護者的技能,不懂這些技能你將會很辛苦、很費力,甚至無法移動病人,尤其面對高大或過重的病人,假如照護者本身是女性,那更是需要一些照護或移動病人的技巧。
當你從事居家看護的時候,你必須懂得一些照顧病人的技巧,更需要了解病人的狀況,如果不懂得專業照顧技巧可能會讓你照護病人的初衷無法持續下去,甚至造成病人二度傷害,進而延伸不必要的照護問題。
三、善用輔具:
善用輔具也可以視為是專業照護技能的一環,要照顧好病人一定要善用輔具,因為這些輔具可以幫助我們提升照護的品質,更可以讓我們照護者減少很多照護上的壓力。輔具需要購買,需要花錢,但現在政府有輔具的補助,一般人可以透過這些補助來購買一些輔具,就算有些輔具無法申請到政府的補助,自己也應該自行掏腰包購買一些必要的輔具來協助照顧病人,實際的過程當中,我看到很多人都不懂的應用輔具 尤其是在移動病人的過程中,善用輔具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輔具也是病人復健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工具,善用輔具可以在病人復健的過程中,達到更好的復健效果。所以說輔具對一個病人來說或是照顧的人是非常重要的,適度的投資輔具可以讓整個長期照護的品質更為提升,也讓照顧的人更輕鬆,更能勝任照顧的工作。
四、尋求協助:
這裡的尋求協助包括尋求專業的醫護人員、政府醫療資源及各縣市長期照顧中心的協助,當然也包括家人及親朋好友的協助。透過這些不同的專業及政府資源的協助,可以讓我們在居家照護的過程中,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甚至讓自己有喘息與休息的時間與空間,這是必要的,切勿逞強單打獨鬥,耗盡自己的體力與資源。
政府這些年來配合各地縣市政府,致力推動居家長期照顧的計畫,其中很多相關的補助及資源可運用,善用長期照顧資源,可以讓自己獲得實質上的幫助,也可以讓自己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對自己或病人都是好的。尤其各縣市政府都設有長期照顧中心,提供各式各樣的長照資源及補助,諸如:外籍看護申請、輔具申請服務、居家喘息服務、到宅沐浴車服務、交通接送服務…等,都是很好的長照資源。
五、壓力的釋放:
照護者在長期照護的過程中,會累積很多的壓力、負面能量及情緒,壓力、情緒都需要有一個轉換與釋放的方式,來讓自己把這些壓力釋放掉,把這些負能量做修復,如此一來,隨時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才有辦法再繼續工作下去,繼續照顧好病人。一旦自己被壓力擊垮,那就無法持續在照顧病人,居家照護的初衷也可能因此而中斷。
長期照顧的過程很苦,壓力很大,但是我們一定要尋求一個釋放壓力的管道及方式,讓自己的負面情緒轉化,甚至歸零,讓自己不斷充滿正面能量,如此一來,長期照顧才有辦法持續下去,如果不懂的釋放自己的壓力,可能病人還沒倒,照顧人就先倒了,這是一個居家長期照顧者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重要性,也是從事長期照顧者,一個很重要的「自我責任」|保持最佳的精神及體力狀態。
六、個人信仰:
信仰基本上可分為個人信仰及宗教信仰,有些人基於良善的心態,堅持實踐良善的行為與態度,這良善的中心思想是個人信仰的一環。這些人通常都知道自己堅持長照的動機及出發點,愛與親情讓他們堅持居家照護的初衷,所以當面對照護過程中的挑戰和困難時,自己內心會啟動自我轉化的功能,轉化內心的負面能量,堅持居家照護的初衷,把事情做對、做好。
至於宗教信仰每個人都依自己的法門修行,去實踐法門的教義,如果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難過、無助的時候,或許會有多一個家、一個人,聊天、訴苦,甚至是心靈療癒的地方。
照顧病人時間一久一定很累,包括體力及精神上的疲累,照顧病人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遇到很多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或考驗,這些問題或考驗,甚至體力上的勞累,都會對照護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壓力,這對照護者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是「苦」的,往往是一般人無法體會的,如果照顧者本身沒有很好的心理建設,可能就會被這壓力擊垮須要醫院看護中心,甚至不知所措,也沒有勇氣及智慧繼續走下去。
信仰,是靠過去慢慢累積出來的,人有信仰基礎或管道時,當面對困難或壓力時,有些人在這時候可能就透過自己本身的信仰,來尋求心靈上的慰藉及療癒看護中心。也可能透過信仰找出決解問題的方式及管道,當然也可以透過心靈與信仰上的互動來安慰自己內心上的壓力及創傷請居家看護中心,這是信仰可以給人的力量,而這力量更是面對長期照護居家看護中心所需要的正能量,這其中可能包括很多觀念上、心態上,甚至是因果業力上的轉換,進而讓我們坦然面對及學習看護接受現實的生命轉化及考驗,如果這過程是苦的,還是要學會放下,明天去醫院看護還是要過下去,這時信仰或許就是伴隨你走出痛苦的正能量。
所以信仰可以給人一個力量,更可以給人面對問題的智慧,甚至是放下的勇氣,信仰對一個面對長期壓力或生命挑戰的人而言,是很有幫助的,這裡包括從信仰修持過程中修出來的智慧與勇氣。
正面的信仰可以帶給人快樂,更可以在生命過程中面對挑戰時,給予精神上的協助與鼓勵,甚至轉化因緣果報。當然有一些人可能就沒有信仰基礎,這時候他可能就比較無法感受到正面的信仰,所帶給自己的正面能量,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長期照護-圓滿心意水滴
因緣果報,終須善了。放下,生命才能更圓滿!
居家照護的初衷是什麼?我問我自己。苦的時候,我還要堅持下去嗎?歡喜的時候,慶幸自己的抉擇與堅持,沒有對錯,只有過程 | 你與病人之間的生命互動,沒人懂,只有你與病人之間才感受得到,這是因緣,這是果報,但求善了。
生命的過程中,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也有很多的挑戰跟考驗是我們無法抗拒的,這過程當中充滿著緣分及因果業力。面對困難、面對挑戰 我們可以選擇放棄、當然也可以選擇堅持下去,放棄了,又回到了原點,事情沒有解決,也沒有一個圓滿的結束。堅持下去才有希望,才能有圓滿的結果,但堅持的背後,卻需要更多的智慧及付出,除了學會放下,還是要放下!
世間原本就沒有最圓滿的東西,我們只能盡量讓事情較圓滿一點,走入居家照顧,每個人或家庭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卻都只有一個共同的心,就是希望病人能好起來,就算無法好起來,也希望生命最後的旅程,能多多陪他,讓他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痛苦,或許這都是照護者最後的心願,有願就盡力去完成,就算不能事事盡如人意,但成就自己,圓滿自己的心意,這也是另一種福報或是解脫,除了圓滿自己,更圓滿與病人之間的因緣果報。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平安、健康,每個人都能「圓滿心意」。
長期照護的常見問題
— 居家照護常見問題 —
家人沒共識,部分成員不認同,導致整個居家照護責任,落在特定成員的手上,最後照護者無法完全承擔照護工作,包括精神、體力或經濟上的支出透支,延伸更多問題。
有人想把病人留在家照顧,但有人不想承擔,希望把病人送到安養機構,最後堅持留病人的人,可能就要承擔全部的照護責任。
自己無法照顧,需要台灣看護或外籍看護協助照護工作,但又請不到看護來幫忙,自己又沒有能力,最後把自己搞到累垮,延伸更多問題。
通常會發生在自己還沒有外籍看護的聘僱資格或是聘僱的銜接期,台灣看護又太貴,不想請台灣看護,但一時又沒有外籍看護。
病人不好顧,是重症、太重或高大體質,導致看護人員不願意承接,找不到看護。這時適度的給予比一般行情更高的看護費用或福利,可能會是找到看護人員的機會點。
跟看護建立良好的溝通及相處關係,創造和諧的勞資關係。
雇主可以選擇看護,當然看護也可以選擇雇主,切勿認為出錢(雇主)就是老大,一旦與看護之間的關係處得不好,輕者,病人照顧品質受影響,重者,形成對立,造成雇主與看護之間合作關係的結束,這對於一個迫切需要看護照顧的病人,絕不是一件好事,必須要更謹慎看待與看護之間的合作與相處關係。
無法管理看護,看護時常異動,形成看護空窗期,無法照顧病人。
對於聘僱的看護人員,善待他、做好溝通是必要的,否則往往最後會有一方提出結束聘僱關係,或外籍看護逃跑事件,造成照護空窗期。善待看護並適度的給予看護更好的福利,是留住看護的必要手段。
不會使用輔具,甚至沒有輔具來借力使力照顧病人,或是讓病人使用,導致全部靠自己的身體及體力來照護病人,造成體力透支身心疲憊。
照顧病人,尤其重症病人,一定要準備一些輔具,不懂可以洽詢各地縣市政府輔具中心,做詢問及購賣建議,或直接到專業醫療器材行詢問及購買。
長時間照顧病人,又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長期下來過度疲勞,累積太多負面能量,又不懂得釋放自己的壓力及負面情緒,導致身心出現問題,甚至病痛就醫院看護中心。
照顧居家看護病人的同時中心,更要懂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與心靈,充分的休息、尋找壓力釋放的管道及方式,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累垮,居家看護導致身體出現問題。
不懂得看護照顧病人的技巧,或過度依賴看護,看護不盡責,造成病人防止二度傷害居家看護中心。
長期要照顧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於不良於行,需要久臥病床的人,更是要細心照料,尤其皮膚方面的照護很重要,很多長期臥床的病人都會延伸很多皮膚性的疾病,嚴重還會產生難處理的壓瘡。其次就是移動病人上下床或是沐浴居家看護,不慎讓病人受到肢體方面的二次傷害。 致身體出現問題。
不能過度依賴看護,隨時關注病人的狀況照顧病人的醫院看護中心。
千萬不要以為有了看護之後,看護病人就可以完全交給看護,與看護之間的相處容易造成責任感’及溝通的問題,尤其面對外籍看護中心在醫院,更是需要特別注意。看護責任感,會讓看護不認真,造成照護品質低落,我們常說看護看到雇主都表現得很好,一旦雇主離開視線,就變成不認真、不用心的看護中心,這是常見的問題。至於溝通方面,居家看護長照顧老人往往都會出現在語言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雇主與看護之間的隔閡或誤解,造成看護對病人照護品質的不好,長時間低落的照護品質醫院看護中心,會讓病人受到很多不必要的傷害,甚至加重病情,尤其居家看護中心病人無法言語或溝通時更是要特別注意,多撥一點時間關注病人的肢體外觀及情緒,防止看護做出傷害病人或疏於醫院看護中心照顧的事。
對於病人的未來過度擔憂及恐懼看護中心,造成自己不知所措,失去對於醫院看護未來生活的方向性。
我們都希望病人趕快好起來,也因為我們重視病人,才會把醫院看護中心病人留在身邊照顧,但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看護中心老人長照顧,我們只能選擇放下,放下病人,也放下自己,把握當下,做好每一件事,享受每一分快樂醫院看護,不能過度恐慌,讓自己失去生活的安定性。
照顧病人的同時看護,照顧者需要懂得先保護自己居家看護中心。
最重要的就是衛生及傳染性的預防及保護長照顧看護,病人不能受感染居家看護中心,自己也同時需要做好衛生及保護措施,避免自己受到汙染,讓自己生病。其次就是與看護病人接觸或移動病人時醫院看護中心,需要做好肢體及關節的保護措施,避免長期下來,造成肢體及關節的傷害,包括下背痛、用力過度、腰椎傷害、扭傷…等,有必要時可以配戴一些關節的護具保護自己,尤其需要抱看護病人時,強烈建議自己要配戴護腰帶保護自己。
居家看護照顧病人長照顧老人,病人居住空間的衛生條件及舒適性很重要。
病人居住空間的衛生條件及舒適性,常被照顧者所忽略,在不好的衛生環境下,居家看護可能造成病菌的感染醫院看護中心,對於病人及照顧者都有被感染的風險。至於舒適性包括通風條件、室內溫度的控制、醫院看護病人的睡床及居住空間大小的舒適性評估,提供給病人看護及照顧者衛生良好的居家看護住環境,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至於舒適性可以減少病人的疼痛感看護,對於病人情緒的管理及病情康復有幫助居家看護中心